
黄诗燕,用工作实绩践行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以苦干实干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炎陵这片红色土地上,他以执着坚守带领贫困群众迈向小康生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
2011年6月,组织选派47岁的黄诗燕到炎陵县任县委书记。当时,炎陵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970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让这片红色土地上的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这位新来的县委书记最为牵挂的大事。
脱贫攻坚,攻的是最坚的堡垒,啃的是最硬的骨头,贫困群众"住房难",就是炎陵要过的"坎"。当时,县里面实施贫困对象安居工程,资金缺口大概2.5个亿,对于当时全县财政收入只有不到7个亿的炎陵县来说,资金压力非常大,黄诗燕说贫困对象安居工程是底线思维,必须确保。
鹿原镇党委书记 贺勇:诗燕书记曾经说过,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老百姓住上新房子。
于是,黄诗燕自己带头"省钱",县委、县政府"勒紧裤腰带",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他四处奔波,找上级部门,找政策性银行,实在不行就从非常困难的县财政资金里再挤一点,为了让老百姓住的安心,县委的大楼十分老旧,也舍不得翻修,自己用的公务用车,几十万公里了也舍不得更新。
县里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到民生领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8年多时间,炎陵解决了15000多户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问题,新改建农村公路1602公里,全县群众都用上了安全的饮用水。2018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炎陵县成为全省第一批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他对待身边的人也非常和蔼可亲,但是关乎老百姓利益的事情,他敢说硬话,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百姓的事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推脱,"对有的企业,黄诗燕熟悉到能够喊出一百多号人的名字,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清廉自守。
鹿原镇党委书记 贺勇:诗燕书记经常跟我们讲,他说这个同事之间最好的感情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工作上的相互支持,所以一直到他去世,想请他到我们家里去吃一顿家常饭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在炎陵将近九年的时间,他除了公务接待以外,没有在外面吃过一顿饭。没有接受任何人,包括同事,包括什么企业啊,老板啊,朋友啊,任何人的宴请。
"舍小家,为大家,一心只为千万家",生于农家,长于农村,学于农业,让黄诗燕对百姓倾注了最纯朴真挚的情感。
垄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提名人选 刘明华:对老百姓的这种情节很深,每次陪书记去调研的时候 ,他真的是跟老百姓有说不完的话,而且他会主动迎上去跟老百姓打招呼,了解他们生产、生活的情况,他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在黄诗燕联点帮扶的大源村,村民廖苟林写下了自己与这位父母官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霞阳镇大源村村民 廖苟林:他说"老廖啊,他讲,有病还得治啊,现在国家政策好。"
村民的健康千叮万嘱,自己的病痛却无暇顾及。他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融入了这片热土。
在黄诗燕生前的办公室里,老党员张朝秀送给他的这两本《马克思传》成为了最珍贵的记忆,展示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信念。
张朝秀儿子 张福明:我父亲是一个退休老党员,当他临终前,跟我说要我把《马克思传》送给黄诗燕书记。我父亲跟我说,黄诗燕书记是一个扶贫的好书记,实实在在的好书记,为人民的好书记。
一枝一叶总关情,百姓冷暖常在心。黄诗燕为脱贫而来,为脱贫而去,他带病坚持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甘于奉献的政治品格。
炎陵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李志华:在他的身上,就看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干部是怎么当的,他真正做到了。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我觉得他就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就是我们的标杆,我们的榜样。
责编:陈彬
来源:炎陵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发展之光照亮文明之路——聚焦智库报告《文明发展论——构建以发展为核心的新型文明观》
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九次集中学习
图文丨 尹朝晖调研炎陵县委党校
图文丨炎陵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召开
图文丨尹朝晖调研群团组织工作
图文丨尹朝晖到部分乡镇调研
图文丨 2025年炎陵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召开
图文丨夏胜利调研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下载APP
分享到